真空输送简介
在当今的工业世界中,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可快速实现定制化的解决方案。在这一大趋势下,单个产品的研发时间和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,创新也来的更加突然,更加难于预料。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,以往那种“陈旧”的创新能力和动力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,而培训可以有效提升技能和扩展视野,使个人和企业可以胜任更加复杂的任务,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开发、创新新的产品功能,建立新型工作流程,进军新市场。
1、真空输送原理
在真空输送领域,通常所说的真空输送机通常用于“吸入”物料,排出空气,外部空气将物料推入管道。简单来说就是大气压间接做功,压力平衡过程中形成的气流将固体颗粒物推送进入管道。 所有的真空输送机都基于这一工作原理:物料从吸料点吸入,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料仓中,并在料仓中和空气分离,空气则透过过滤器排出,整个输送过程由一个控制装置进行控制。
2、真空输送系统示例
图示系统中,真空由一台气动真空泵(A)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真空;真空泵可自动控制,且只含有极少数量的活动部件,因此几乎不需要维护。 1. 卸料底阀(B)关闭,同时启动真空泵(A),料仓(C)和输送管道(D)内部产生真空。 2.在真空作用下,物料由进料站(E)经输送管道被吸入料仓。 3.过滤器(F)阻止粉尘及微粒进入真空泵并散发至大气中。 4.在输送物料的同时,压缩空气填充至反吹气囊(G)内。 5.料仓中的物料达到满料位时,真空泵停止运行,卸料底阀(B)打开,释放物料。同时反吹气囊内的压缩空气产生脉冲式气流,自动清洁粘附于过滤器上的粉末和颗粒。 6.当真空泵再次工作时即开始新一轮的循环。在整个输送过程中,吸料及卸料时间通常由气动或电动控制装置控制。
3、真空输送系统注意事项
1. 物料流量 物料流量由以下因素确定:
输送管道直径
真空流量
输送距离
物料特性
2. 物料类型 在选择输送系统时,确定物料的流动性十分重要。一般来说,可以根据以下因素判断物料类型: 流动性/安息角、散装密度、摩擦系数、颗粒(尺寸、分布、形态、密度、硬度)、湿度敏感性(吸湿性)、爆炸危险、危害性/毒性;
2-1. 流动性 在确定可输送性时,物料的流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可用计算安息角来粗略估计流动性:从一定高度倾倒物料形成一个锥形料堆,料堆处于滑塌临界点时的内部角度(a)就是安息角。 安息角越小物料的流动性越好,安息角越大则物料的流动性越差。其决定物料流动性的因素通常有颗粒尺寸、颗粒形状、产生静电的能力和吸湿性;例如塑料颗粒通常具有比较好的流动性而玉米淀粉的流动性比较差,同时也更容易吸收水汽。
对于流动性较差的物料,可以进行流化输送。在这一过程中,物料必须足够的精细,如果物料含有粗大的颗粒,则无法有效流化。
2-2 散装密度 散装密度指物料的重量/容积比,即每升物料的重量。由于1升粉末同时含有物料和空气,因此物料的散装密度取决于物料包装的紧实程度,也即是说,同一种物料可能具有不同的散装密度。 例如,1L物料倾倒在烧杯里,1L同样的物料则经过晃动压实,其散装密度是不同的。因此,必须在尽可能接近实际输送情况的条件下测量物料的散装密度。
密相输送指物料在输送管道中,以不连续堵塞的方式进行输送,某些类型物料可以以密相输送的方式进行输送。 另一种输送形态是“稀相输送”,稀相输送的输送速度通常大于10m/s。
下图显示了各种相密度对应的输送形态:从稀相(1)到密相(7),再到管道堵塞(8)。
在密相输送中,物料以不连续柱塞的方式进行输送,真空度通常在30%-65%之间,稀相输送中真空度通常为10%-30%;
在确定输送系统规格时,确定物料的输送形态十分重要。一个比较常见的误解是,认为真空流量越大,物料流量就越大,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。物料流量和真空流量的关系可用上图表示,图中最大物料流量Qmax对应的真空流量为Qv。当真空流量超过Qv后,物料流量下降。